三伏养生第三站,中伏的艾灸方案——驱寒除湿

发表时间:2024-07-31 10:10作者:艾工坊
文章附图

三伏养生第三站,中伏的艾灸方案

——驱寒除湿


眼瞅着就到了中伏,三伏天只剩30天了。


到了中伏,估计都是一肚子西瓜一肚子冷饮的,天天躲在空调房里不愿意出门,是的,真热呀!



可是这些贪图痛快吃进肚子里的冷饮和西瓜,还有空调的冷气在身体里面的结果是什么?


想必很多人不知道。


先说说这些冷饮和冰冻食物吧!


中国人千百年来以谷类为主食,相对来说,体质偏虚寒,脾胃的消化和耐受能力较弱。寒凉、生冷饮食自带寒气,本就属于寒邪之物,过食过饮会损耗脾胃阳气,加重脾胃负担,导致或加重脾胃虚寒。


《外感温热病》中提到,“内生之湿,必其人膏粱酒醴过度,或嗜饮茶汤太多,或食生冷瓜果及甜腻之物”。


《本草纲目》记载,宋徽宗经常腹泻,久治不愈,原因便是贪吃冷饮,损伤阳气,导致脾胃虚寒。


脾胃虚寒的结果就是身体湿气的加重,我们常说的湿气,就是中医眼中的一股邪气,也叫做“湿邪”


内经中,是这样评论湿邪的:


湿为重浊之邪,属阴,其性黏腻、停滞、弥漫,其伤人多隐缓不觉,易导致多种病变。其致病有四个特点:




所以,中医也把”湿邪“定义为”万病之源“,再加上今年又是湿土之年,更是湿上加湿。不论男女老少,都应该在这个时候,乘着三伏天清废水湿浊的好时机,把体内的湿邪赶出体外。



怎么祛除湿气,人体的腹部是寒湿的大本营,所以,到了中伏,我们给出的艾灸重点就是温通揉腹除了能排湿浊,还能给大肚腩减减肉肉。



中医学认为,“背为阳,腹为阴”。人体的肚子上,包括了12正经中的任脉、胃经、肾经、肝经、脾经等重要经络,甚至还有冲脉、带脉等,可以说,肚脐周围,就相当于人体的中心,相当于交通枢纽的环岛。上至咽喉,下至外生殖器,一切的一切,都离不开这个中心。



腹部是五脏六腑所居之处,有肝、脾、胃、胆、大肠、小肠、肾、膀胱等脏器分布,因而在《厘正按摩要术》中,比喻腹部为:“五脏六腑之宫城,阴阳气血之发源”



总之,揉腹之法,可通和上下,分理阴阳,去旧生新,充实五脏,驱外感之诸邪,清内生之百症。


艾工坊驱寒除湿温通揉腹视频指导:




揉腹注意事项


1.揉腹时要求动作柔缓,杯法柔和,杯口全部贴于肚皮,但中间应保持不间断的提起,利于空气的进入,保证艾柱的燃烧。


2.揉腹前排空小便,不宜在过饱过饥、膀胱过胀、极度疲劳、恼怒、惊恐、精神紧张时进行。


3.妇女在妊娠期间禁止揉腹,腹内有恶性肿瘤或是胃肠穿孔、内脏出血和腹膜炎等急腹症病人也绝对禁止揉腹。腹壁有急性感染时,局部不要按摩。


4.女子在月经期中一般可以揉腹(揉下腹部时要轻),但要特别注意不可受凉。


5. 在揉腹期间若出现腹内发响、放屁,腹内有温热感或易饥饿或有便意均属正常现象,仍可继续进行。



三伏天温通揉腹的频率,正常的频率是每周1—2次,但是如果是有需要配合减重瘦腰的需求,建议每天一次,三伏天之后,一定会收获一个健康的体质,满意的体型。


品牌
常见问题
小红书
售后·咨询服务    周一至周六
周一至周五  上午8:30 — 下午5:30     周六  上午8:30 — 12:00
020 - 31521323
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丛云路824号智汇中心302室
购买渠道
招商加盟
知识文库
服务支持
关注我们